怎样提高薪酬管理满意度?
薪资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提高薪酬管理的满意度?然后再来看看!!!
薪资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1.吸引并保留组织所需的优秀员工;
2.鼓励雇员积极改善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3.鼓励员工高效工作。
怎样提高薪酬管理满意度?
薪酬管理满意度是衡量员工薪酬管理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在薪酬管理中,使员工满意,使他们更好地为公司工作,是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在薪酬管理中,员工满意度越高,薪酬的激励效果越明显,员工就能工作得更好,从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这是一个积极的循环;而在满意度较低的情况下,员工就会陷入一个消极的循环,而且长期来看,会导致员工流失。职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程度取决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较和公正程度。
社会性平均数比较是指雇员将自己的工资水平与相同行业中相同职位的工资相比较,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工资高于平均水平时,满意度就会提高,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工资低于平均水平时,满意度就会下降。工资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对市场上的职位价值进行评估,确定能够吸引员工的薪酬标准。
公平性是指雇员将自己的报酬与其他雇员比较后感到的平等程度。改善公平性是薪酬管理的难点。事实上,人力资源部是不可能做到让所有员工都满意的。很多企业采用的薪酬保密制度,是为了防止员工在了解了其他员工的薪酬水平之后,对薪酬管理的公平性降低。此外,如果没有对公平的认同,员工也会难以认同薪酬与绩效之间的联系,从而降低绩效考核的效果。
改善薪酬管理的满意度可从与社会平均水平比较和提高薪酬公平两方面着手。因此,应该规定一家公司的员工的薪酬水平要比同行业内同类职位更高,这样有利于员工的稳定和招聘。
公平性是员工的主观感受,人力资源部不会试图通过修改薪酬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诚然,薪酬制度可在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时加以修正,但不能有效地提高公平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力资源部应把重点放在薪酬管理的流程上,而非薪酬管理的结果。
例如,在制定薪酬制度时,我们可以让员工参与进来。事实证明,员工参与决策使决策执行更加容易。有些老板和管理人员担心,员工参与制定薪酬制度,将极大地促使政策更多地关注员工的个人利益,忽视公司的利益。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解决之道是让老板、管理人员和员工一起讨论分歧点,寻求各自利益的平衡。事实上,雇员并不会因为自身利益而做出不负责的决定。
雇员参与与不参与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如果员工参与,在政策制定的前后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员工不参与,当政策执行时,问题也同样暴露出来,但此时却常常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此外,人力资源部也要促使老板、经理和员工在薪酬管理方面建立经常沟通,促进彼此间的互信。沟通、参与、信任等因素对员工的薪酬管理观念具有重要影响,从而提高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度。
以上就是关于薪酬管理的相关介绍,供大家参考。